近年來完成的有影響部分的公益類項目目錄
發布時間:2016-12-06 16:31
廣州市碧航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近年來完成的主要公益類項目目錄
近年來完成的主要公益類項目目錄
近年來,我公司人員為政府環境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完成了大量有影響的公益類項目,為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有:
一、 環?;A科研類
1.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專項)” 課題九《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的立體監測網絡》中的子課題《流溪河子站大氣復合污染及酸沉降情況綜合觀測》的研究;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挪合作課題“中國酸沉降綜合影響觀測研究—廣州站”的項目研究;
3. 中國挪威國際合作項目—《廣州市空氣質量規劃與管理系統》;
4. 聯合國計劃開發署項目《廣州市氮氧化物污染控制能力建設》;
5. 國家環保部東江水專項項目《快進發展區農村污水控制模式研究及示范工程》(2009-2011年);
6. 廣東省科技廳《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環境污染控制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2009年-2011年);
7. 十五期間廣州市重點水污染源調研及防治對策研究;
8. 廣州地區環境水容量研究:該研究預測了廣州未來經濟發展中污水來源的變化,提出了盡早建設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議;在課題后續的研究中,提出了盡早建設西朗污水廠對珠江廣州河段水質保障的重要性;
9. 石井地區環境狀況調查及研究,該研究為環保主管部門否定在石井招商引資建立化工城的決定提供技術支撐;
10.廣州電池廠搬遷至從化可行性研究,我院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否定意見,從項目選址源頭上杜絕環境污染并避免了國有資產投資失誤,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議;
11. 廣州市烏涌水污染狀況及綜合整治對策研究;
12. 廣州市中心區高架道路噪聲預測方法、防止措施研究;
13.廣州市南部區域水資源利用可持續性研究;
14. 亞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一體化固定床生物反應器處理禽畜養殖廢水;
15. 增城市水環境容量研究(2005-2008年);
16. 大氣自動監測系統國產化樣機研制;
17. 氮氧化物自動監測樣機及大氣監測系統總成國產化研制;
18. 國產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及網絡的產業化;
19. 從環境空氣容量的角度分析廣州區域新建火電機組的潛力;
20. 長洲島崗咀斷涌疏通后水質影響分析;
21.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人居環境研究;
22. 梅江畬江鎮至程江匯合口河段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調整研究;
23. 梅州市區梅江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調整可行性研究;
24. 廣州市產排污系數研究(汽車及零部件行業);
二、 政策研究類
1. 廣州市水環境功能區劃調整;
2. 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調整;
3. 廣州市大氣環境功能區劃;
4. 廣州市聲環境功能區劃;
5. 起草《廣州市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管理辦法》;
6. 起草《廣州市電磁輻射污染防治及管理辦法》;
7. 廣州市實施排污權交易可行性研究;
8. 廣州市綠色建筑環保技術要求;
9. 廣州市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政策研究;
10. 廣州市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實施研究;
11. 廣州市建立企業環保信用管理制度研究;
12. 廣州市街道社區環境管理機制與政策研究;
13.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環保材料、低碳經濟材料匯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材料匯編;
14. 廣州市實施排污權交易推進準備階段工作方案及廣州市排污交易項目初步框架設計;
15. 廣州市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方案、廣州市實施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調研方案、無錫和蘇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調研報告;
16. 廣州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案《建立環境民事訴訟制度,促進廣州生態環境的保護》的配合辦理意見;
17. 廣州市環保局重點企業環境保護信用管理辦法及編制說明;
18. 廣州市社區環境管理與機制框架研究及社區試點方案;
19. 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低碳經濟、國內重點城市上半年環保政策???;
20.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設立可行性研究;
21. 《關于實施重點工業企業降氮脫硝工作的通告》政府政策研究;
22. 《關于劃定市區禁止銷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區域的通告》政策研究;
23. 廣州市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經濟政策研究;
24. 廣州市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支持系統研究;
25. 廣州市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研究;
26. 廣州汽車排放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三、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支持類
1. 廣州市線路板等四行業污染控制規劃;
2. 廣州市飲食服務業污染治理技術指引;
3. 廣州市中心鎮環境保護情況研究;
4. 廣州市冷卻塔噪聲影響治理及對策研究;
5. 長洲島崗咀斷涌疏通后水質影響分析研究;
6. 廣州市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規范研究;
7. 廣州市水環境保護管理與排水格局研究;
8. 海北化工購銷部“含酸廢水”直接排入佛山水道環境影響分析;
9. 新塘鎮、石灘鎮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放口位置選址環境合法合理初步分析;
10.廣州市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11.廣州市東部工業區環境保護規劃;
12.廣州市電鍍工業基地建設環境規劃(2006);
13.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2005);
14.珠海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調整;
15.協助制定廣州市清潔生產驗收標準和技術指引、清潔生產專家管理制度、清潔生產服務咨詢機構管理、清潔生產驗收管理及驗收評分方法等管理制度;
16.建立了“廣州市清潔生產網” 2010年,開展清潔生產規劃研究,擬定了《廣州市清潔生產規劃》;
17.廣州市環保產業現狀調研分析研究。
四、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及評估類:
1. 2005年6月17日省農資公司塞壩口農藥倉庫火災現場環境應急處理及被轉移廢水的后續處理咨詢;
2. 2006年1月12日花都區花東鎮槽罐車二甲苯泄漏環境應急處理;
3. 2006年5月廣州市天河區新塘街大觀路某化工倉庫存放保險粉等化學物品的發生火災事故環境應急處理;
4. 2006年11月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湯村違法傾倒廢酸焦油環境應急處理及土壤污染修復評估;
5. 2007年9月19日番禺區大石街大維村利昌鞋業有限公司鍋爐房重油泄漏事件環境應急處理;
6. 2008年9月10日流溪河死魚事件環境污染應急處理;
7. 2008年02月01日廣州天河區廣州鈦白粉廠四氯化鈦泄漏事件環境應急處理;
8. 2010年11月14日巴江河(白坭河)水體中重金屬鎳污染事件環境應急處理。
五、亞運保障類
1. 亞運會廣州市水環境保障方案;
2. 亞運會廣州市大氣環境保障方案;
3. 廣東國際劃船中心亞運會期間賽道水質改善技術方案及現場技術監督;
4. 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研究;
5. 亞運會碳排放評估與碳補償對策措施研究;
6. 建設“城市區域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
7. 廣州地鐵四號線“亞運城媒體村”段加裝聲屏障聲環境影響研究。
六、環境規劃類
1. 廣州市環境保護規劃(1996-2010年)
2. 廣州市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年);
3. 廣州市環境保護“九五”規劃;
4. 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五”規劃;
5. 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
6. 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7. 廣州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
8. 廣州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及持續改進規劃;
9. 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環境保護工作規劃(2009-2012年);
10. 廣佛肇經濟圈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年);
11. 廣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12. 廣州市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2012-2015年);
13. 云浮市環境保護規劃(2006-2020年);
14. 揭陽市環境保護規劃(2006-2020年);
15. 珠海市“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
16. 肇慶市高新區十二五環保規劃;
17. 廣州市番禺區環境保護規劃;
18. 廣州市黃埔區環境保護規劃;
19. 廣州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技術報告。
七、為政府管理提供技術支持的主要材料:
1. 廣州市“水更清”環境問題分析;
2. 廣州市前航道水環境問題分析;
3. 海珠湖水質保障問題及對策建議;
4. 獵德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優化建議;
5. 廣佛肇整治區域流域污染聯合行動工作方案的意見;
6. 亞運水環境保障廣東省行動方案與廣州市方案對接的意見;
7. 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意見;
8. 流溪河、萬綠湖、南洲飲用凈水的可行性的意見;
9. 西江取水水源保護的建議;
10. 廣州市實施低碳方面的構想和措施;
11. 中新知識城環??刂浦笜说囊庖?;
12. 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意見;
13. 廣東省持久性污染物防治規劃意見;
14. 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的意見;
15. 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修訂意見;
……
一、 環?;A科研類
1.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專項)” 課題九《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的立體監測網絡》中的子課題《流溪河子站大氣復合污染及酸沉降情況綜合觀測》的研究;
2.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挪合作課題“中國酸沉降綜合影響觀測研究—廣州站”的項目研究;
3. 中國挪威國際合作項目—《廣州市空氣質量規劃與管理系統》;
4. 聯合國計劃開發署項目《廣州市氮氧化物污染控制能力建設》;
5. 國家環保部東江水專項項目《快進發展區農村污水控制模式研究及示范工程》(2009-2011年);
6. 廣東省科技廳《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環境污染控制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2009年-2011年);
7. 十五期間廣州市重點水污染源調研及防治對策研究;
8. 廣州地區環境水容量研究:該研究預測了廣州未來經濟發展中污水來源的變化,提出了盡早建設城市生活污水的建議;在課題后續的研究中,提出了盡早建設西朗污水廠對珠江廣州河段水質保障的重要性;
9. 石井地區環境狀況調查及研究,該研究為環保主管部門否定在石井招商引資建立化工城的決定提供技術支撐;
10.廣州電池廠搬遷至從化可行性研究,我院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否定意見,從項目選址源頭上杜絕環境污染并避免了國有資產投資失誤,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議;
11. 廣州市烏涌水污染狀況及綜合整治對策研究;
12. 廣州市中心區高架道路噪聲預測方法、防止措施研究;
13.廣州市南部區域水資源利用可持續性研究;
14. 亞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一體化固定床生物反應器處理禽畜養殖廢水;
15. 增城市水環境容量研究(2005-2008年);
16. 大氣自動監測系統國產化樣機研制;
17. 氮氧化物自動監測樣機及大氣監測系統總成國產化研制;
18. 國產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及網絡的產業化;
19. 從環境空氣容量的角度分析廣州區域新建火電機組的潛力;
20. 長洲島崗咀斷涌疏通后水質影響分析;
21. 珠江三角洲城鎮群人居環境研究;
22. 梅江畬江鎮至程江匯合口河段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調整研究;
23. 梅州市區梅江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調整可行性研究;
24. 廣州市產排污系數研究(汽車及零部件行業);
二、 政策研究類
1. 廣州市水環境功能區劃調整;
2. 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調整;
3. 廣州市大氣環境功能區劃;
4. 廣州市聲環境功能區劃;
5. 起草《廣州市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管理辦法》;
6. 起草《廣州市電磁輻射污染防治及管理辦法》;
7. 廣州市實施排污權交易可行性研究;
8. 廣州市綠色建筑環保技術要求;
9. 廣州市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政策研究;
10. 廣州市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實施研究;
11. 廣州市建立企業環保信用管理制度研究;
12. 廣州市街道社區環境管理機制與政策研究;
13.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環保材料、低碳經濟材料匯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材料匯編;
14. 廣州市實施排污權交易推進準備階段工作方案及廣州市排污交易項目初步框架設計;
15. 廣州市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方案、廣州市實施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調研方案、無錫和蘇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調研報告;
16. 廣州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案《建立環境民事訴訟制度,促進廣州生態環境的保護》的配合辦理意見;
17. 廣州市環保局重點企業環境保護信用管理辦法及編制說明;
18. 廣州市社區環境管理與機制框架研究及社區試點方案;
19. 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低碳經濟、國內重點城市上半年環保政策???;
20.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設立可行性研究;
21. 《關于實施重點工業企業降氮脫硝工作的通告》政府政策研究;
22. 《關于劃定市區禁止銷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區域的通告》政策研究;
23. 廣州市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經濟政策研究;
24. 廣州市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支持系統研究;
25. 廣州市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研究;
26. 廣州汽車排放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三、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支持類
1. 廣州市線路板等四行業污染控制規劃;
2. 廣州市飲食服務業污染治理技術指引;
3. 廣州市中心鎮環境保護情況研究;
4. 廣州市冷卻塔噪聲影響治理及對策研究;
5. 長洲島崗咀斷涌疏通后水質影響分析研究;
6. 廣州市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規范研究;
7. 廣州市水環境保護管理與排水格局研究;
8. 海北化工購銷部“含酸廢水”直接排入佛山水道環境影響分析;
9. 新塘鎮、石灘鎮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放口位置選址環境合法合理初步分析;
10.廣州市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11.廣州市東部工業區環境保護規劃;
12.廣州市電鍍工業基地建設環境規劃(2006);
13.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2005);
14.珠海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區劃調整;
15.協助制定廣州市清潔生產驗收標準和技術指引、清潔生產專家管理制度、清潔生產服務咨詢機構管理、清潔生產驗收管理及驗收評分方法等管理制度;
16.建立了“廣州市清潔生產網” 2010年,開展清潔生產規劃研究,擬定了《廣州市清潔生產規劃》;
17.廣州市環保產業現狀調研分析研究。
四、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及評估類:
1. 2005年6月17日省農資公司塞壩口農藥倉庫火災現場環境應急處理及被轉移廢水的后續處理咨詢;
2. 2006年1月12日花都區花東鎮槽罐車二甲苯泄漏環境應急處理;
3. 2006年5月廣州市天河區新塘街大觀路某化工倉庫存放保險粉等化學物品的發生火災事故環境應急處理;
4. 2006年11月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湯村違法傾倒廢酸焦油環境應急處理及土壤污染修復評估;
5. 2007年9月19日番禺區大石街大維村利昌鞋業有限公司鍋爐房重油泄漏事件環境應急處理;
6. 2008年9月10日流溪河死魚事件環境污染應急處理;
7. 2008年02月01日廣州天河區廣州鈦白粉廠四氯化鈦泄漏事件環境應急處理;
8. 2010年11月14日巴江河(白坭河)水體中重金屬鎳污染事件環境應急處理。
五、亞運保障類
1. 亞運會廣州市水環境保障方案;
2. 亞運會廣州市大氣環境保障方案;
3. 廣東國際劃船中心亞運會期間賽道水質改善技術方案及現場技術監督;
4. 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研究;
5. 亞運會碳排放評估與碳補償對策措施研究;
6. 建設“城市區域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
7. 廣州地鐵四號線“亞運城媒體村”段加裝聲屏障聲環境影響研究。
六、環境規劃類
1. 廣州市環境保護規劃(1996-2010年)
2. 廣州市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年);
3. 廣州市環境保護“九五”規劃;
4. 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五”規劃;
5. 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
6. 廣州市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7. 廣州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
8. 廣州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及持續改進規劃;
9. 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環境保護工作規劃(2009-2012年);
10. 廣佛肇經濟圈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年);
11. 廣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12. 廣州市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2012-2015年);
13. 云浮市環境保護規劃(2006-2020年);
14. 揭陽市環境保護規劃(2006-2020年);
15. 珠海市“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
16. 肇慶市高新區十二五環保規劃;
17. 廣州市番禺區環境保護規劃;
18. 廣州市黃埔區環境保護規劃;
19. 廣州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技術報告。
七、為政府管理提供技術支持的主要材料:
1. 廣州市“水更清”環境問題分析;
2. 廣州市前航道水環境問題分析;
3. 海珠湖水質保障問題及對策建議;
4. 獵德污水處理廠排放口優化建議;
5. 廣佛肇整治區域流域污染聯合行動工作方案的意見;
6. 亞運水環境保障廣東省行動方案與廣州市方案對接的意見;
7. 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意見;
8. 流溪河、萬綠湖、南洲飲用凈水的可行性的意見;
9. 西江取水水源保護的建議;
10. 廣州市實施低碳方面的構想和措施;
11. 中新知識城環??刂浦笜说囊庖?;
12. 廣東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意見;
13. 廣東省持久性污染物防治規劃意見;
14. 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的意見;
15. 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修訂意見;
……